專訪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提質升級 增強產業合作和對接十分重要
即便是受到疫情的沖擊,近年來,中國和東盟的合作程度仍在不斷加深。
2022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局之年,也是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1周年。中國與東盟之間有著堅實的合作基礎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從經貿合作角度來說,2022年,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達9753.4億美元,增長11.2%。中國與東盟已連續三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
越發密切的經貿合作,離不開“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發展規劃的對接不斷深化。具體來看,目前戰略規劃對接取得哪些成果?另一方面,伴隨著中國-東盟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雙方即將開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的建設。這會給中國和東盟帶來什么樣的未來?其建設將怎樣影響世界經濟?
圍繞這些問題,近日,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專訪。
許寧寧。資料圖
中國-東盟要加強產業合作
《21世紀》:中國正與東盟分享規模市場,去年中國與東盟貿易情況如何,雙方經貿呈現出怎樣的特征?具體來看,中國和東盟如何進行產業互補,緊密產業鏈供應鏈合作?
許寧寧:中國和東盟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五大經濟體,經濟總量之和已超過全球五分之一,對全球經濟貢獻率超過30%。
中國-東盟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呈現出互補性強、發展快、潛力大的特征。中國與東盟在互聯互通、數字經濟、制造業、農業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而在商品貿易、投資合作等領域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2022年,中國前三大貿易伙伴是東盟、歐盟、美國。中國與東盟貿易增速快于同期中國與歐盟、美國的貿易增速。2022年,中國與東盟十國中貿易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
在中國-東盟經濟合作中,產業合作極為重要。加強雙方產業合作,有利于打造優勢互補的新產業鏈,提升區域生產力、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還有助于共同應對產業鏈遭到破壞的挑戰。加強產業合作,有利于擴大和優化貿易、投資的規模及結構,為企業發展、提高合作效率提供有利條件。
我認為,增進產業合作、行業對接是中國和東盟共同發展中一項極為重要工作。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政府主管部門要積極推進產業規劃,產業政策對接、協調與合作。而深化產業合作的著力點,應是雙方“關切度高+互補性強”的領域和行業,應結合當前各國經濟發展關切,著力推進開發經貿互補性,共同推動受國際不利形勢沖擊大的產業合作解困,因自貿協定開放市場帶來需求的產業擴大合作發展。另外,著力加快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互聯互通等合作,共同推進地區中小企業發展,支持產業園區建設。
第二,要利用相互開放服務市場的有利條件,抓住貿易投資不斷擴大規模而帶來服務業發展的需求增多的機遇,加大跨境電商、金融機構、物流港口企業等機構的合作。此舉既可推進服務業的國際化發展,又可助力貿易投資發展。
第三,政府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行業商協會在產業合作中的作用。行業商協會之間的合作具有靈活性強的特點,容易推進。因此,政府主管部門應多與行業商協會溝通情況、聽取意見,調動行業商協會參與產業合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企業要抓住RCEP規則和區域開放機遇
《21世紀》:RCEP實施生效一周年。中國和東盟各國該如何利用好RCEP協定的規則深化合作?
許寧寧:一年來,RCEP成員國間減免關稅產品比例大幅提高,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不斷推進,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進一步鞏固和發展。2022年,中國對包括東盟在內的RCEP其他14個國家進出口12.9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7.5%,占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0.8%。
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面臨嚴峻挑戰的形勢中,落實開放包容、韌性應變、創新務實的具體合作措施,是當務之急要實施RCEP的目的,需要各方通力配合。我們應以RCEP生效實施為契機,充分利用RCEP開放市場為合作帶來的有利條件,走出一條合作發展、應對挑戰的區域發展之路。
切實執行RCEP協定,對推進區域開放合作發展,國際局勢的穩定和全球經濟增長,都具有重大意義。RCEP各成員國,都應該高度重視,強化目標和舉措,著力化解和突破制約障礙,攜手挖掘區域經濟增長潛力,實現新發展。
RCEP成員國應著力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改善區域營商環境,加速產業鏈供應鏈融合。企業應著力抓住RCEP區域開放新機遇,自覺掌握和用好RCEP規則開發國際市場,把握RCEP成員國之間的經貿互補性、貿易結構、產業結構、投資結構,以及各成員國已經達成的共識和正在實施的行動計劃,以便更好地實施經營。
自貿區3.0版聚焦需求和發展
《21世紀》:您如何評價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和2.0版的建設?如今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建設即將開啟,會給中國和東盟帶來什么樣的未來?將怎樣影響世界經濟?
許寧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版在2010年建成,是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標志性舉措,覆蓋雙方90%以上的稅目產品實施零關稅。1.0版建成后,中國和東盟不斷細化條款,實現了貨物貿易市場、服務貿易市場和投資市場三大領域的開放,也讓中國和東盟的經濟越來越融合。
2019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推出2.0版,雙方進一步開放市場。2022年,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中方領導人提出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當年召開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通過啟動談判。自貿區3.0版建設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當前中國和東盟合作的需求及發展方向,合作聚焦發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數字經濟涉及創新引領,綠色經濟則意味著可持續發展。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將有利于地區可持續創新,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更深層次的嵌合,生產要素流通效率大幅提升;有利于東盟國家參與共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推動更加高效更具韌性的區域互聯互通;有利于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實現面向未來的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21世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的建設該如何與RCEP互相配合?在您看來,未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將如何帶動RCEP升級?
許寧寧:中國和東盟正在推動自貿區3.0版建設,將進一步為RCEP建設奠定更好的基礎和有利條件。與RCEP相比,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的雙方市場開放度將更高,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將得到更大的提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的建設,還可以為東盟與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的“10+1”自貿協定升級提供范本和先行先試的參考,進一步推動RCEP國家的開放合作和發展。
中印尼戰略深度對接
《21世紀》:印尼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之一是繼續加速建設高速公路、鐵路、港口和機場等大型基礎設施。您認為,中國和印尼將如何繼續深化“一帶一路”倡議與印尼的“工業4.0”對接?
許寧寧:“印尼工業4.0”和“一帶一路”的發展理念和目標高度契合。要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印尼工業4.0”的對接,需要準確把握雙方的發展需求?!坝∧峁I4.0”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在印尼的本地化發展,旨在推動自動化技術、數字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在“印尼工業4.0”路線圖中,食品飲料行業、汽車行業、電子行業、紡織行業、化工行業將獲得優先發展。
我國制造業規模居世界第一,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整。中印尼制造業合作互補性強、潛力巨大。中方應深度參與“印尼工業4.0”的發展進程,共同創新物流體系,加快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推動兩國食品、紡織服裝、電子信息、化工、汽車等領域合作提質增效。
《21世紀》:中國企業看好印尼實施工業4.0路線圖,特別在食品飲料、汽車、電子等行業,近年來中印尼投資呈現怎樣的趨勢?中資企業的投資在印尼發展中下游產業中能發揮哪些作用?
許寧寧:中國已連續九年成為印尼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時,中國也是印尼第二大投資來源國。2022年,中印尼兩國貿易額達到了1490.9億美元,同比增長19.8%。其中,中國向印尼出口同比增長18.7%,中國從印尼進口同比增長21.7%。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對印尼直接投資達到51.9億美元,同比大增128%。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這些中國傳統優勢項目外,隨著印尼工業4.0的推進,中國企業可以積極參與印尼的產業升級中,特別是在“印尼工業4.0”規劃的5大優先產業方面。中國企業在走進印尼時,應做好可行性研究,找準合作伙伴,確保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我認為,還可以通過在中國設在印尼的產業園區投資印尼的下游產業。
(更多訪談內容請看21財經APP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