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sbaeb"><ruby id="sbaeb"></ruby></track>

  2. <acronym id="sbaeb"><label id="sbaeb"></label></acronym>
    1. A股行情
      • 上證指數---
      • 深證成指---
      • 創業板指---
      • 滬深300---
      • 中證500---
      • 科創50---

      全球財經連線|北向資金創單月凈流入歷史新高,國際金價連續三個月上漲,歐元區四季度GDP環比增長0.1%

      2023-02-01 20:20:46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施詩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施詩上海報道

      1月北向資金流入量刷新歷史記錄

      今日A股震蕩走高,南財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收盤,滬指漲0.9%,深成指漲1.31%,創業板指漲1.27%。

      A股2月首個交易日延續了1月的上漲勢頭,1月份,A股市場震蕩反彈,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累計上漲5.39%、8.94%、9.97%。海外投資者紛紛押注中國資產,1月份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1412.90億元,創單月凈流入金額歷史新高。北向資金為何大幅流入?將如何影響A股后續行情?我們來連線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

      A股上演“春季躁動”行情

      《全球財經連線》:你如何看待A股1月整體表現?北向資金為何大幅流入?

      陳夢潔:當前市場在防疫和行業政策優化調整、日歷效應,以及資金面推動等多重共振之下,上演了“春季躁動”行情,市場也得到了持續修復。

      我們認為后市外資加速回流是大概率事件,其核心還是在于,對于2023年中國經濟復蘇的修復信心,以及中美經濟周期錯位之下,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提升等原因。

      從過往經驗來看,北上資金在年尾,以及次年年初的流入額一般高于其他的時間段,也一定程度上助推了A股所謂的“翹尾”行情,或者說“春季躁動”行情,但是近期的流入幅度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大盤藍籌股有望得到修復

      《全球財經連線》:近期外資持續凈流入,將對后續A股市場走向產生哪些影響?

      陳夢潔:對于后市的影響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根據我們過往的研究經驗,在不同主導資金主導的階段,會對市場的風格偏好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從歷來的研究來看,北上資金會更偏向于大盤藍籌股。疊加當前低估值、性價比高的特征,我們認為2021年年初以來持續低迷的大盤藍籌股有望得到修復。

      另一方面,從具體的流入板塊來看,主要是配置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銀行這些低估值藍籌板塊,以及具備成長性的、高增長的電力設備,以及電子這些板塊,配置還是比較均衡的,也延續了近一年以來北上資金持續重倉電力設備、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家用電器、金融板塊的特征。

      國際金價連續3個月上漲

      今年首月黃金市場迎來強勢開局,國際金價已連續第3個月飆升,回到了1900美元以上,刷新了2022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哪些因素助推金價強勢上漲?漲勢能否持續?我們來聽取國泰君安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有色及貴金屬首席研究員王蓉的分析。

      加息節奏邊際放緩是扭轉黃金走勢的關鍵因素

      《全球財經連線》:哪些因素推動金價連續3個月上漲?

      王蓉:金價從2022年11月初觸底后,迎來長達三個月的強勢反彈期,我們認為加息節奏的邊際放緩是黃金走勢扭轉的關鍵因素。

      2022年4月后,金價保持弱勢,最顯著的驅動因素就是由不斷飆升的通脹帶來的全球貨幣政策緊縮,美元指數與美債收益率快速上行,帶給貴金屬持續的壓力,而邏輯的逆轉發生在2022年11月美聯儲結束了最后一次75個基點的加息,彼時美國通脹已經出現了明確拐點,美聯儲繼續快速加息的必要性減弱,市場亦預計加息節奏將邊際放緩,美元指數與美債收益率也雙雙出現頂點。當中長期的利空因素減弱甚至不再,黃金自然迎來觸底反彈。同時,隨著部分經濟數據如PMI指數落入榮枯線下方,對于經濟衰退的擔憂不斷令黃金獲得向上支撐,金價最高觸及1966美元/盎司附近位置。

      金價后續變化取決于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勢

      《全球財經連線》:如何看待金價后續走勢?

      王蓉:我們認為短期來說,金價將繼續保持強勢,后續的變化則取決于明天(2月2日)公布的美聯儲FOMC議息決議與3月的美聯儲FOMC會議上是否對貨幣政策預期進行進一步的調整。

      大方向來看,2023年的黃金表現將較為亮眼,即便沒能順利轉向下一個降息周期,緊縮的壓力不再,以及無法完全排除的衰退預期,都有可能令黃金表現突出。我們對黃金亦保持較為樂觀的看法,只不過經過三個月的強勢表現,黃金價格想進一步打開上方空間需要更強烈的邊際刺激,然而這樣的刺激只能等待美聯儲FOMC或者經濟數據給出指引。

      周四的美聯儲FOMC會議我們預期將正式把加息節奏放緩至25個基點,這也是市場基準預期,不過更為重要的是,美聯儲是否會像加拿大央行一樣明確釋放出加息即將結束的信號(雖然我們覺得大概率不會)。而3月美聯儲FOMC會議的SEP(經濟預測摘要)也尤為重要,這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在一季度看到加息周期的正式退出。

      當加息結束的靴子落地,我們認為黃金反而會迎來利空出盡,可能在二季度表現相對疲軟,不過休整過后,等待經濟數據走弱、衰退預期漸來、降息周期臨近,屆時黃金將迎來真正的大漲起點。

      歐元區四季度GDP環比增長0.1%

      歐盟統計局1月31日公布數據顯示,經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后,2022年歐元區GDP同比增長3.5%,其中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增長0.1%。進一步的分析,我們來連線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

      2023年歐元區經濟有望避免衰退

      《全球財經連線》:歐元區四季度經濟表現好于預期,2023年是否有望避免衰退?

      劉英:2023年歐元區經濟只是有望避免衰退。2022年歐元區經濟可謂面臨五重壓力并行的沖擊,歐元區面臨的第一大壓力是俄烏沖突給經濟帶來的各種沖擊。二是歐美對俄羅斯制裁的反噬和反制裁帶來的沖擊。三是供給沖擊和供應鏈沖擊持續。四是大宗商品價格走升等讓歐元區創出40年來新高的通脹水平。五是為控制高通脹歐央行采取激進加息一定程度抑制經濟。

      在五重壓力下,2022年歐元區經濟依然實現了3.5%的增長速度,歐盟實現了3.6%的增速。這個速度高于美國的2.6%,成為主要經濟體中最高增速之一。這部分是由歐元區經濟自身所具備的韌性決定的,可能比較大的原因還是疫情放開帶來的經濟反彈。由此看,除外需在2023年放緩外,歐元區經濟本身面臨的這五重壓力盡管依然持續存在,但是通脹壓力緩解,歐央行加息頻度也會減弱。供給沖擊和供應鏈壓力減弱,伴隨中國經濟的爆發性增長,中歐經濟合作將拉升歐元區經濟,歐元區經濟2023年有望避免衰退。

      但是由于施加在歐元區經濟上的這五重壓力并沒有根本消除,歐元區經濟依然面臨嚴峻的增長壓力,作為歐元區經濟的領頭羊,德國經濟目前甚至處于技術性衰退的邊緣。歐元區經濟增長不僅要看自身增長的韌性,更要看歐元區與外部經濟合作的發展態勢。

      歐央行加息頻度有望減緩

      《全球財經連線》:好于預期的經濟表現,以及核心通脹繼續攀升是否會鞏固歐央行鷹派加息的道路?

      劉英:的確,2022年歐元區經濟3.5%的增速讓歐央行鷹派對于堅持加息的道路增強了信心,為控制依然處于高位的歐元區通脹,歐央行依然會持續加息。但是由于美聯儲加息放緩的負面溢出效應減小,通脹也在調頭向下,歐央行加息頻度有望減緩。歐元區經濟并沒有脆弱到直接衰退,給歐央行加息帶來基礎。

      但是歐元區經濟的韌性有限,不少國家的脆弱性已現。伴隨歐央行加息,利率抬升也推升債務,嚴峻的是原來的“歐豬五國”中的愛爾蘭被法國取代,希臘、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政府債務率都已超100%。

      歐元區經濟疲態已現,一季度歐元區或陷入負增長。一方面,歐洲經濟已經陷入疲態,2022年四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增長0.1%,歐盟經濟環比竟然是零增長。德國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更為加碼的是四季度歐元區銀行雪上加霜大幅收緊信貸標準,企業信貸標準收緊幅度更是達到2011年歐債危機以來最大,多家銀行預計今年信貸標準還會繼續收緊。這更令市場對歐洲經濟增長前景產生憂慮,IMF最新世界經濟展望預計歐洲多國今年經濟將現負增長。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于曉娜    

      監制:施詩

      責任編輯:杜弘禹 和佳 趙越 李依農

      制作:李群

      拍攝:郝佳琪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編輯: 張然唐雙艷吳婉婕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国产爽爽爽视屏,欧美Gay办公室激情视频,日韩女同精品视频在线播放,无吗高清一级黄色大片
      1. <track id="sbaeb"><ruby id="sbaeb"></ruby></track>

      2. <acronym id="sbaeb"><label id="sbaeb"></label></acronym>